军事奇才,少而志大
每见高山大泽,辄规度指画军营处所,时人多笑焉。……因使见太尉司马宣王。宣王奇之,辟之为掾。
——《三国志 ·魏书 · 邓艾传》
邓艾,字士载。大魏后期名将,主要负责魏国西北的边防,对蜀汉作战,最终灭蜀,官至太尉。少年时的邓艾出身贫下,给人当放牛娃,地位比起他日后的宿敌姜维和钟会实在差远了,而且邓艾还多了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口吃。语言上的障碍更令他的仕途坎坷。好不容易当上典农都尉的助理,却就是因口吃,被派去当看守稻草的小吏。然而这些都没有改变少年邓艾的心志。邓艾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怀有大志,希望自己能出人头地。十二岁时随母亲到颖川,就曾因读到别人碑文上的名句,据此改掉自己的名和字,虽然后来因宗族中有人同名而再改,但这两番改名都恰好证明了邓艾一心要强的一面。当时还有一位和邓艾同乡的长辈可怜他,常常资助他。可能是因为邓艾觉得自己力微,也没有向这位长辈道谢,然而心里却是牢牢记住的。
上天给人闭了一扇门,也总会给他开另一扇门,虽然邓艾有口吃的缺点,但却有一个常人没有的天赋和兴趣,那就是年纪轻轻的他每次见到高山大泽,就模拟着布置军营处所,当时的人都取笑他,然而都想不到他日后真的能成为军事能手。
历史有时总是出奇地相似,姜维遇到自己的伯乐诸葛亮,作为姜维的宿敌,邓艾也遇到自己的伯乐,这位伯乐刚好就是诸葛亮的宿敌司马懿。在一次机会难得的向上级汇报时,当时任太尉的司马懿看出邓艾是一位奇才,于是提拔他为太尉府的掾属,从此步入朝廷,进入魏国的权力核心。
兴修水利,屯田储粮
艾以为田良水少,不足以尽地利,宜开河渠,可以引水浇溉,大积军粮,又通运漕之道。 乃著《济河论》以喻其指。……乃开广漕渠,每东南有事,大军兴众,汎舟而下,达于江、淮,资食有储而无水害,艾所建也。
——《三国志 · 魏书 · 邓艾传》
邓艾出身农民,对于粮食的耕种和运输都很是注重。司马懿为对付吴国希望从粮食上改进,也许是已经知道邓艾擅长这方面的工作,特派他前往东南一带巡视。果然邓艾很出色地完成此次任务,他巡视回来后就首先建议开凿河渠,一来可以灌溉农田,增产增收,二来可以运输粮食,更著《济河论》来详细阐明这个方法。又建议在淮南淮北两处一共用五万人来作屯田,增加粮食的产量。司马懿是识货之人,怎么会看不出这些建议的价值?立马动工,治理淮水,并到处立军屯,后来每当和东吴开战,大军甚至可以乘船南下,既运粮又运兵,大大保证了魏军的战斗力和补给的输送。
邓艾的屯田则被《三国杀》设计为第一个技能。《三国杀》总设计师KayaK曾经说过对一个游戏增加新元素要谨慎。对于邓艾,却破例地为其增加了新元素“田”,而“田”的积累,一来是为了让邓艾准备发动觉醒技,二来本身也能使邓艾缩短与对手的距离,这也体现了邓艾治水屯田、开了渠道之后,使对吴作战更加便利。不过,发动这个技能也是有条件的,就是要判定牌不是红桃,这也就象征了司马懿可以提拔他,日后邓艾居功自傲,不受控制时,司马氏也可以制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