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游戏狗 > flappy bird > 正文

Flappy Bird玩乐回路心里学的研究

2014-06-14 11:36:10来源:游戏狗整理编辑:咕咚

Flappy Bird玩乐回路心里学的研究,这款游戏突然让大家都知道了,而且都上瘾了,人人都抱着手机玩它,大家有没有分析过是为什么呢。是一些牢固的愉悦反馈回路,能够激发重复性的行为,甚至强迫性的行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娜塔莎·道·舒尔说:“这绝对把我们带回了行为心理学。”她在游戏人类学方面的探索,促使她研究起了流行游戏中的这种现象。

这部游戏虽然由一位开发者单枪匹马在短短几天内完成,却意外造成了全球范围内的狂热。今年早些时候,Flappy Bird登峰造极时的玩家数量之巨,让开发者阮哈东(Dong Nguyen)每天入账5万美元。他当时说:“Flappy Bird的设计初衷是让你在放松的时候玩几分钟。”然而事情走向了阴暗面。人们对这部游戏太过着迷,以至于在网络上向他发出铺天盖地的愤怒辱骂。最终阮哈东受够了,将Flappy Bird下架了事。

你煞费苦心打造的游戏,会飙到Flappy Bird的高度,还是只能被埋到沙漠里,从来都是无法预知的。游戏设计者依赖的是直觉、纯粹的运气和多年的苦工——而且往往被自己的游戏脱缰野马般的成功所惊呆。但是这一切即将发生改变。游戏科学虽然仍在襁褓,却已经使游戏设计受益于来自心理学的见解,生产出看起来很像是能够让人上瘾的东西来。人们由此引起的兴趣,并未局限于游戏工业。他们会利用它来伤害我们——还是来帮助我们?

至少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便了解了游戏让人成瘾的一些基本要素。这可以解释《俄罗斯方块》(Tetris)、《宝石方块》(Bejeweled)和《噗哟噗哟》(Puyo Puyo)等如此之多流行益智游戏的相似性:屏幕上出现随机的形状,玩家必须把互补的形状搭配起来,才能够清除一行并得分。重新排列那些形状,让人感受到一种不容辩驳的深刻满足。

然而原因何在?直到最近,这种现象背后的心理学原理才开始得到细致考察。很多研究者提出,我们对匹配形状的热爱源自人类的一种基本冲动,它让我们再次进入了婴孩时期要把不同形状的积木推进相应洞中的情境。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的安杰丽卡·奥提兹·德戈尔塔里(Angelica Ortiz de Gortari)说:“组织事物是固化在我们脑中的本能。”

相关新闻

©游戏狗 Gamedog.cn 北京手游天下数字娱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安全百店 ANVA自律组
游戏狗微信关注游戏狗订阅号